作物所4个品种2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_科技动态_新闻动态_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
您好,欢迎来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!
MENU
科技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科技动态

作物所4个品种2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

时间:2022-09-21,来源:科研管理科,浏览量:1118

近日,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了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,作物所研发的济麦22、济麦44、鲁原502和齐黄34等4个品种入选主导品种,大豆一三三高产栽培技术和黄淮海冬小麦双镇压精量匀播栽培技术2项技术入选主推技术,入选数量居历年之最。

超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小麦品种济麦22

 济麦22.jpg

2006年以来先后通过山东、国家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天津和河北省唐山市审(认)定,在8省(市)大面积种植,年最大推广面积3877万亩,12年为山东省最大小麦品种,2009-2017年、2021年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,累计推广3.3亿亩。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、2016年荣获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突出贡献项目奖。济麦22引领了黄淮冬麦区小麦育种方向,据不完全统计,以其为亲本育成的小麦品种100多个。济麦22推动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发展和小麦品种更新换代,促进了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,被誉为划时代的小麦品种。

广适高产稳产小麦品种鲁原502

鲁原502-1.png

鲁原502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育成,先后通过了国家、山东省、安徽省、江苏省、新疆自治区和河南省审(认)定,推广区域包括山东、河北、山西、安徽、江苏、河南和新疆等7个省份。现已累计推广9000余万亩,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元。成果获得了201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。

绿色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

11.png

2018年以来先后通过山东省审定,河北、山西引种备案,安徽省及国家黄淮北片和南片审定,参加新疆第二年区域试验。连续7年品质达到香港南顺集团企业标准,连续5年达到国标和郑商所优质强筋小麦标准,是目前优于美国硬红冬的5个国产小麦品种之一,2019年入选首届黄淮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质量鉴评会超强筋小麦。抗条锈病和白粉病。2022年在山东滕州和招远专家实打亩产分别为801.72公斤、808.6公斤,刷新全国超强筋小麦高产纪录。2021年成为全国第一大强筋小麦品种,累计推广1455.8万亩,为提升山东省小麦优质化率,促进小麦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品种支撑。

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大豆新品种齐黄34

1663729127946527.jpg

2012年通过山东省审定,先后通过江苏(淮北、淮南)、贵州、四川审定,安徽、河南引种认定,国家黄淮中片、北片、热带亚热带区审定。蛋白质含量45.13%,脂肪含量22.48%,属于高蛋白、高脂肪品种,同时具有抗逆性强、适应性广、适合机收等特点。2013年、2020年、2021年分别以335.31公斤、353.45公斤和302.6公斤创造了甘肃、全国夏大豆和盐碱地单产纪录。202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
黄淮海冬小麦双镇压精量匀播栽培技术

小麦技术.png

该技术将传统整地播种工序简化,采用播前播后二次镇压技术,缩行扩株、精量匀播技术,与减垄增地相结合,与传统种植技术相比,全生育期节省灌溉1-2次,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生产提高20%以上,节本率为25%,亩穗数可提高10%以上,千粒重提高5%左右,籽粒产量提高12.3%-17.5%,增产效果显著。2021年秋播,该技术应用面积已突破1050万亩。

大豆一三三高产栽培技术

11.png

该技术解决了播种质量差、肥水不足等影响大豆产量的关键问题,即一播全苗、三个关键时期水分供应、三个关键时期养分供应。适墒精量点播,实现一播全苗,构建合理群体;通过确保播种出苗期、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三个关键时期的水分供应,保障出苗,减少落花落荚,促进鼓粒,增加单株荚数、单株粒数和百粒重;通过种肥同播施种肥、鼓粒初期追肥和鼓粒中后期喷施叶面肥,确保苗期、鼓粒期前期和鼓粒后期三个关键时期养分供应,保荚、促鼓粒,增加单株荚数、每荚粒数和百粒重,提高产量。

 0531-66659476
返回顶部